Quantcast
Channel: 一廠 | 茶說壺途-宜興紫砂壺收藏
Viewing all articles
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64

廠版標準水平壺釋疑之鐵板蓋

$
0
0
石膏模

石膏模

 

<註圖1>

壺水之深,深如海。
這是每個玩紫砂壺的人,俱有的體認,更有「人在壺海漂,哪有不挨刀」的認知。
尤其是在標準水平壺的這個區塊,更是許多人的謎區。許多壺友,大多是經由標準水平壺之接觸,進而深入紫砂這個領域,無論標準水平壺是因為好上手,還是充滿著許多神話,在識別年代、真假的情況下,最終都脫離不了的,就是基本的泥、工、款、式。

上圖:為石膏模具。

茶說自己進入紫砂壺這個領域,也不過短短幾年,也曾迷網在水平壺這個壺水深的世界,好在經過秀林茶莊林大哥的引導,方能漸漸重新建立起自己對於紫砂壺的邏輯,雖然仍不足以完全辨明年代、真偽,但經驗過、學習過總有個體認,此篇僅針對自己之於廠版標準水平壺所建立起的部份資訊、邏輯,進行說明。

標準水平壺是歷史傳承已久的壺型,因為具適茶性、上手方便性、出水明確等特點,成為紫砂壺中,最受歡迎且基本的壺型。
水平壺的工法,在紫砂一廠成立之前,是沒有固定模具的,直至宜興一廠的建立,為求快速量產,才開始有制式化的模具,用來達到制式化產品與加速製程的效果。
其中,模具分為「石膏模」與「鐵板模」兩種。

石膏模,是自一廠開始至今,均有在使用,例如壺體或壺蓋的製作。
鐵板模,七○年代初期,為應因加速產製大量外銷,因而採用製作速度較快的鐵板製模來進行生產,總使用時期自1973年開始至1983左右止。

在這裡,茶說要說明的,就是鐵板製模的壺蓋。

由於鐵板製模,製作壺蓋的速度,較石膏模為快,因此在70年代至80年代初至中期,大多使用此法製作壺蓋,除標準水平壺之外,像是線漂(芭樂)等壺蓋,幾乎都是差不多的大小模式,比例、轉折角度都很相近。
雖然其後鐵板模因生產線擴增,鐵模具不足,因而不再使用鐵模,改以石膏模製壺(除了特別的訂製壺),也正由於如此,此法也成了判斷紫砂水平壺等壺款年代的重要斷代依據之一。

鐵板蓋的做法,就是陶手將泥片,壓入鐵模之中,再覆上另一塊鐵模,以鐵鎚用力敲打鐵模上端,以鐵模壓製泥片而成壺蓋狀後取出並進行修整。

 

下圖:這就是鐵板模具。

製蓋鐵板模

製蓋鐵板模

<註圖二>

 

下圖:將泥片置入鐵板模具之中,並以鐵鎚用力敲打。

敲模

敲模

<註圖三>

 

下圖:取出鐵板模具後的泥片。

製模後初胚壺蓋

製模後初胚壺蓋

<註圖四>

 

下圖:壺蓋的雛型。

製模後初胚壺蓋

製模後初胚壺蓋

<註圖五>

 

下圖:蓋內因鐵模以旋轉取出所產生的泥雲狀。

蓋內雲泥狀-生胚

蓋內雲泥狀-生胚

<註圖六>

 

鐵模製蓋的特徵:

1、短牆。因為長牆不易取出。
2、蓋頂圓滑,蓋帽轉角明顯。
3、蓋內常存雲泥感。因取出鐵模是以旋轉方式取出。

 

誤區:

1、並非該時期的壺蓋全是由鐵板蓋製成,同時也有石膏模製蓋,只是較少。
2、石膏模亦可做短牆,但在一廠之中並不多見。

 

以下是八零初中時期的水平壺蓋:

鐵板蓋-成品

鐵板蓋-成品

鐵板蓋-成品

鐵板蓋-成品

 

 

以下是七零未八零初時期的內紫外紅水平壺蓋:

鐵板蓋-成品-內紫外紅

鐵板蓋-成品-內紫外紅

鐵板蓋-成品-內紫外紅

鐵板蓋-成品-內紫外紅

 

備註:以上<註圖>的圖片版權均為「烏魯木齊」所有,感謝烏大無私的分享。


Viewing all articles
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64

Trending Articles



<script src="https://jsc.adskeeper.com/r/s/rssing.com.1596347.js" async> </script>